小伙伴青海行丨 以我为光,自此而行

2021年05月21日

 

640.png

 

青海玉树囊谦县着晓乡寄宿学校

回访的志愿者

来自远洋与合作伙伴公司的不同岗位

怀着对公益的

从全国相聚于玉树

己为

为孩子们照一段前行的路

 


志愿者说

2021 · MAY

 

VOLUNTEER

志/愿/者/说


远洋装饰蔡安琪

“看着孩子们一张张鲜活的笑脸,一声声阿姨好,姐姐好,老师好,让我的内心一点点变柔软”


 

景色的美丽也来源于这里恶劣的气候环境,除了当的牧民外,鲜少有内地的人来这里生活,虽然来时我们已经做好了足够心理准备,却还是低估了这里的“杀伤力”。

 640-1.png

 

 

记得最严重的那天是临走的前天晚上,我因为连续几日的高反开始发烧,心率达到了140次/分钟。那天白天学校上空一直在下雨,仿佛在诉说着对我们一行人不舍。在睡梦中,我听到了学校校长和白玛老师急切的声音她带了温度计、血压仪和制氧机,细心地帮我把制机调到合适的频率。

 

那一晚,我想了很多。想到了山上孩子们是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生活的,他们敢轻易生病,因为没有很好医疗资源,没有便利的交通,更没有充足的钱。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照顾好自己,或者生病了忍住。在学校的那几天,我看到每个孩子的手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冻伤或者癣,但是身体上的疼痛,掩盖不住他眼底纯真。他们像是上天赐予的礼物一样,敲击着我们的心灵。

 

 640-2.png

 

虽然,此行的时间不长不短,但是给我留下的是一辈子替代不了的回忆。有和伙伴们一起同行穿梭在雪山白云之间;有和孩子们在课堂上同唱一首歌曲;有和孩子们老师们一起在阳光下创造图画;有和大家一起欢歌笑语,翩翩起舞......有太多太多。有朋友问我,去一趟你高原反应那难受,你下次还去吗?我说,我还去啊!人生短短,如果不是这次活动,我我这辈子都不能有机会主动走进高原,走进一个连高德地图都不太好搜索到的学校。我不知道学校的孩子们多年后是否还能记得,但是他每个人的笑脸我都会牢牢记在心里,记住这所云端中的美丽学校。

 

VOLUNTEER

///说

 

远洋集团北京开发事业部张宇

“藏区这片土地孕育了这些可爱的孩子,这些孩子又将这份淳朴之心带给了我”

 

学校教学楼墙上用大字醒目地标注着学校的校风: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降标准。通过这几天在着晓乡小学的经历,让我深刻的体会了“缺氧”这二字。高原严酷的气候和海拔让我面对寒冷和高反感到身体极度不适,但我的心里充满了热意。

 

在家访过程中,我认识了独自抚养扎西桑保、斯朗拉吉等四兄妹的母亲。她们居住在大山深处,家庭收入仅靠采挖捡虫草和微薄的打工。谈及自身情况时,妈妈并没有怨天尤人,而是欣慰地说道:扎西桑保、斯朗拉吉他们俩特别乖,从来不用操心,每天放学回到家都主动帮忙带另外两个幼儿园的孩子,还帮助我做家务,我真的觉得很兴。听到妈妈的夸奖,两兄妹的脸颊都浮现出腼腆笑容。其实在整个家访过程中,像扎西他们这样的家庭还有很多很多,我真心地希望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社会各界的帮助,早日走出困境,走出大山!

 

 640-3.png

 

在这几天的公益活动中,我更加懂得了爱与被爱、懂得责任与坚守、懂得团队与宽容,给贫困地区孩子带去知识光明的同时,也为自己的人生经历留下了一笔宝贵精神财富!在那里,我感受到了孩子们的坚强,体会到了生命最深处的那份铿锵有力,启发自己今后要更加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

 

最后用校长更尕桑德的一句话来说:“喔~我希望这里读书的小孩儿都可以有出息!成为走出大山的小扎西!”

 

VOLUNTEER

志/愿/者/说

 

远洋资本孙玮

“正是有这样一群优秀而无私,默默耕耘的老师群体存在,才撑起了云端上的着晓小学

 

在4500米海拔的校园里,我们认识了为孩子们能接受更好的教育条件而四处奔波的更尕桑德校长。建阳光房、修教师宿舍、为代课老师们争取待遇、为校解决水源、为孩子们寻求生活必需品资助、筹建校史、建宣传栏……更桑德校长没有过多的豪言壮语但所做的一件件都是实事,他是一个优秀的个体,但他不是一个人:还有立志要成为第一个在着晓小学退休的戴老师、为藏文教育奉献25年青春的东周老师、略带腼腆的明金主任、从不拒绝的白玛老师……正是有这样一群优秀而无私、默默耕耘的老师群体存在才撑起了云端上的着晓小学。

 

 640-4.png

 

去家访的经历更让我难忘。15藏族女孩南达措毛现就读5年级,曾经一度和妹妹轮流去学校上学。但尽管如此她仍然多次获得优秀学生称号,品学兼优,考试成绩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她的家庭成员包括父母及8个兄弟姐妹,父亲主要放牧,母亲在家照顾孩子,全家的收入来源主要挖虫草和出售牛奶,一年收入不超过4万元。这样一个藏族家庭,如果孩子不读书,不走出大山的话,只能一代又代重复这样最原始的生活方式。只教育,才能给这样家庭带来改变的希望。

 

然而,现实的压力又沉甸甸的摆在这个家庭面前,九年义务制教育因为有国家的支持,这个家庭还能勉强支撑,但高中、大阶段的教育支出,却让这样一个家庭无力负担,甚至我们平时几乎忽略不计的交通费用支出,也会成为横亘在这个家庭面前的一座大山我们家访的另外两个家庭中,就分别有孩子高中毕业后辍学在家放牧,又一次回归到最初的生活轨迹。这样的现实告诉我们,只有接受更好的教育,才能改变这些孩子和他们家庭的命运。这,正是我们期望去实现和改变的,愿远洋之帆公益基金会越办越好,帮更多的孩子去实现他们的梦想。

 


 

VOLUNTEER

志/愿/者/说

 

远洋装饰杜建梅

“精神上富有内心中富足的孩子,日后必定会满足自己的能力”

 

几十年前,我的父亲曾作为援建青海的份子在囊谦县工作,现在,我追随父亲的脚步,再次回到了这里。虽然地处偏远山区,物质匮乏,常年缺水,有时还断电........但是孩子和老师们乐观自信、阳光特性感染了身边的每一个,也感动着每一位志愿者精神上富有的孩子能战胜一切暂时的困难,因为他们站的高,看得远!

 

 640-5.png

 

才措老师2016年至今一直在学校的食堂工作,每个月有1500元的收入,是个单亲家庭。姐姐央吉忠12岁弟弟旦巴江才11岁,都在读四年级。家庭一年的全部收入就是才措老师的工资加上每年约9000元挖虫草的收入。我问姐姐的理想是什么?她想了一下开心地说:“大了要做一名医生”。我说当医生可以救死扶伤,可以报效祖国回报家乡人民。她的纯净的眼眸里闪着光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640-6.png

 

在聊过程中得知,弟弟旦巴江才的身体是有缺陷的,他的舌头比正常的孩子要一点儿,舌尖有明显的中间凹陷,在谈吐时有轻微的吐字不清晰,但丝毫也不影响他发放奖学金仪式上发挥,自告奋勇的上台唱藏族歌曲,跳藏族舞蹈,台风大气自然,不失康巴汉子的优雅,逗得台上台下掌声不断,喝彩声连连。

 

才措老师是一位伟大的母亲,能在承受得起的有限范围内为孩子提供最好的物质生活和接受良好的教育,这就足以令人敬佩。精神上富有,内心富足的孩子日后必定会有满足自己能力。

 

每一个受访家庭都有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性:重视教育,哪怕是距学校偏远的牧民家里,都会把孩子的奖状和荣誉证书恭敬地悬挂房子主要位置大部分家里都摆放简易的书架,摆放的书籍都是孩子学的课本和作业本。学校把“知识能改变命运,知识能撑起走出大山的力量”教育理念落实了每家每户,深入牧民们心中

 

的爱行动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让我们的爱行动一代一代的传承,点滴爱也能汇集海洋般的大爱,让我们共同生活的地球充满爱的力量,温柔以待!

 

VOLUNTEER

志/愿/者/说

 

远见创意张士会

“微光照亮微光,汇聚的光芒终将点亮他们的梦想”

 

晓乡寄宿学校,有幸认识了一群可爱的孩子,虽然生活在艰苦的高之上,但他们各个心怀理想,清澈眼睛闪闪发光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

 

与孩子们短暂的相处,我们教会他们用画笔记录生活描绘梦想,他们教会我们懂得感恩和善良,坚定了我们支持公益信念,给了我们前的力量。志愿者的爱心不止于此,还将继续传递,给更多的孩子带去温暖和希望。

 

 640-7.png

 

VOLUNTEER

志/愿/者/说

 

远见创意王森

“孩子们的坚持给了我克服缺氧、缺水的力”

 

一句“缺氧不缺精神”,短短的几个字,就是这里所有师生的生活缩影。校长和老师们在艰苦的条件下,带着孩子们往前走,因为他们深知,这些孩子,没有他们是万万不行的。我仅仅只是在这里暂住几日,就已经快支撑不住了,而这里的孩子与老师不知道经过了多少日夜一张张笑容背后的心酸恐怕只有4500海拔的群老师们才知道。

 

640-8.png

 

作为此次活动的美术老师,一地面的颜色与画纸,可能就是一孩子的世界。孩子们簇拥在一起,仔细的听着我的话,拿起笔,画在一个个T恤上,满感动与喜悦;走出北京的机场,不在是荒凉大山不在是成群的牦牛,一幢幢高楼林立,繁华万象,驻足思量,4500以下的世界仿佛也没那么困难了……

 

 

 

公益路上

因为有你们

有无数青盟的志愿者们

萤火汇聚为星河

每个孩子都有仰望星空的权利

 

远洋之帆力量虽然有限

但盼星河之光永续不灭

可贵万里同行,山林自此而启

 

云端的着晓只是远洋之帆的资助校之一,还有更多像他们一样淳朴、真诚、充满好奇和求知欲的孩子们需要更多人的支持和关注,如果你也愿意加入到公益中来,欢迎关注2021“远洋益跑”线跑图游戏,您运动我捐助,每1000步即可获得配捐0.5元,所有款项都将用于远洋之帆“小伙伴”成长计划项目中偏远山区小朋友捐助助

 

长按识别下方小程序码,公益即刻出发.

 

640.jpeg

 640-1.jpeg